你是一个不害怕说再见的人吗? 断舍离的智慧,来自于从我们对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的观察,从空间上的断舍离,到心灵上的断舍离,在一年接近尾声时,一起重新梳理自己的生活,迎接新的一年吧!

一、断舍离概念简介

断舍离的概念起源于一位日本的瑜伽老师山下英子所提出,受到印度瑜伽中「断行、舍行、离行」概念的启发,从原先在「心的执着」上的瑜珈修炼,发展至现今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式,断舍离的分别字意为:「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以及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在尝试不同方式之前,不妨让本质旅行带您从物质上与心灵上,重新回顾与美好物品的相遇,以及自然而然说再见的过程。

二、物质上的断舍离冒险

#1 尽情享受与「对象」相遇的过程

在一段瑜伽老师山下英子与张爱玲的对话中提到某段经历,小时候因为没有好衣服穿,到了可以选择后拼命把自己装扮的鲜艳,获得了「奇装异服」的美名,但在穿过之后,反而觉得试过就好,已经不会想再尝试了。

我们与生活空间每一样对象的相遇,都可能是稍纵即逝的,今天觉得它无比耀眼,过了一个月后不知为何地变得不再有吸引力,就像与人相处一样,和对象也讲求缘分,这都是情有可原的。 因此,我们应该记得的是在喜爱时尽情的享受,珍惜彼此能够相遇,这难得的缘分。

#2 从日剧《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学习断舍离的心态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讲述一位杂物管理专家近藤麻理惠前往不同人的家中,分享在无法抉择是否丢弃之时,去思考这个对象能不能为你带来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可以的话就保留,如果不行就请跟它说声谢谢,感谢它过去的付出,以及最重要的—和它好好说再见。

以下是从影片中整理的三个心法:

  1. 选定一个自己在家中待着最舒服的位置,和你想要进行断舍离的,不管是房间或房子也好,和它打一声招呼!
  2. 把想整理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并不是只要大概可以看到就好,而是要将它们放置到一个可以一目了然所有对象的地方。
  3. 把对象一个一个拿起来放在手心,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它,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怦然心动的感觉,就把它以任何你希望的方式送出去吧,别忘了,和它说声谢谢,谢谢它过去的陪伴。

#3 断舍离生活应用的6个面向

从心态走入行动,究竟可以从哪几个方向着手呢? 以下分享6个面向给大家参考:

(1)让整体视觉整齐

人们作为视觉动物,要能感受到身心舒畅的首要步骤就是让空间整体视觉看起来和谐、整齐以及干净,即便断舍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随手整理,让家里的某一角落与以往的样子不同,断舍离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感到舒心、不受限制,因此试着先从让空间变得干净、整齐开始吧!

(2)锅碗瓢盆数量

试着翻开厨房里的橱柜,是否发现有一整年下来使用次数少过10次的锅碗瓢盆呢? 我们可以根据家里的人数往上增加2-3份的数量,保留家人、朋友来家里作客时的餐具,赶紧起身动作,挑选出你的最爱!

(3)衣服刚刚好就好

每一次打开衣柜,在思考是否需要将衣物捐出的时候,「感觉一定会有使用到的时机」的念头都像是准时的列车精准地在犹豫的时刻冒出,在天人交战一番后,最后还是妥协把衣服留了下来。 以上这个情境不知道是多少人的过去经验呢?

在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的概念时曾经说到,要不要留下这个物件,应该从我们本身出发,「这个物品我会用,所以我把他留下来」,而非因为「感觉这物品之后会用到,所以我留下来」。

(4)揭开回忆的箱子

年轻时获得的荣誉奖状、十年前收到的圣诞节礼物、上一趟日本旅行留下截角的车票等等,有关回忆的故事是我们最舍不得丢弃的。 你可能会想「这是别人送的礼物,丢掉的话感觉糟蹋了他的心意」,但实际上,对方若知道自己送了一个你不会使用的东西,也会非常愧疚的。

即便如此,我们也都认同回忆是无可取代的,即使现在手机的便利性能够用一张快门的时间把过去的回忆定格下来,但当真实存在的物品放在眼前感受还是有所不同,因此,不妨从这些回忆里找出第一眼见到它时,立马会让你感到怦然心动的对象吧! 若是有一秒迟疑,请你拿起它,再次用力的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与当时的人事时地物说声谢谢,让对象离去。

(5)重新检查食物存放状况

上一次里里外外检查冰箱是什么时候呢? 不小心放太久导致过期的意大利肉酱,没有过期却不会再吃的饼干,一不小心冰箱已经放置许多不会再去触碰的东西却浑然不知。 是时候为冰箱来个大扫除了!

(6)和兴趣、职业有关的相关物品(ex书籍、装备)

每个人的兴趣不同,热爱看书的人可能会不自觉得买了更多更多的书,钟情爬山的人可能会不断的添增登山装备,等到一年过去,赫然发现自己的家中已被这些对象占满,觉得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隐约的负担,深知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 或许在一年的尾声,我们能透过举办小型的二手拍线上商场等方式,找到愿意同样爱惜,却比我们更需要的人,让物品的精神延续,同时减轻拥有太多物品,无形中带来的负担。

#4 翻转断舍离的既定观念

想象一个画面,我们选定一个日子进行大扫除,把所有东西都丢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带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家里又回到了打扫前的样子。 这是我们每一年的日常吗? 实际上,所谓的断舍离强调的是我们「整理」的过程,不是断舍离的当下。 让每一次对象的去留当下,都能留有10秒的时间,去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让这个行动成为「习惯」维持下去

三、心灵上的断舍离冒险

你是否曾经有经历过突然拥有一大段空闲时间,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反而很焦虑的状态呢? 与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同,留有一点弹性与余裕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在日常忙碌的生活里,常因要处理各种事情,导致自己能真正拥有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在渐渐把自己困在一已固定的轨道航迹上,才有上方提到的情形发生。

#1 迈向新的一年,列出自己的don't do list

人生是透过不间断的选择形成的,比起应该做什么,或许新的一年尝试列出不做什么并加以实践,能够帮我们在生活过程中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留下更多时间,朝理想的目标前进!

#2 给未来每个月的自己,一个从未尝试过的挑战

每一年的开始,我们通常都会设定一两个关于人生规划的大目标,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为这些理想奋斗、努力,可想而知若是要拼尽全力,过程中必定是辛苦、漫长的。 因此,这里指的挑战是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可以马上完成的事。 或许是参加油画课,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或许是报名徒步,感受透过双手双脚向上移动的踏实。